经销商老板,还是老总(1)
分类:销售技巧 时间:2012-08-08 编辑:浩宇
现在社会上有两个称呼用的比较滥,一个是老师,一个是老总。大凡有些知名度,对自己有些帮助的,我们不知道其职务,统统称作老师;大凡有个门面,有几辆送货车的,我们尊称为老总。实际上,真正名副其实的老师和老总并不是很多。
可以说,一个优秀的企业老总也是一种稀缺资源,因为能成为老总的人,大多是经历九九八一难修炼而成的,这需要时间,需要积淀。与此相比,被称为老总而是老板的经销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老板和老总的区别
潘文富/文
老板和老总,绝非称呼上差异,而是两完全不同的层面,在思维模式,管理模式,赢利模式等方面,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,这些差异导致了发展速度和结果也不一样。那么,老板与老总具体的区别在那里呢?笔者做了一些对比分析,以供参考。
卖什么:
老板是卖产品的,在面对外部合作伙伴和内部员工,一再强调自己的销售能力,能把什么样的产品卖到什么样的量。
老总是卖希望的,把明天的希望,未来的希望,伟大的希望,卖给上游的厂家,下游的客户,内部的员工和外部的合作伙伴,让大家生活在希望当中,感受着希望所带来的美好感觉,引导大家不仅仅把眼光局限在当前。同时,也是引导大家从一个更高的高度的看待当前的困难。
面对压力:
老板是自己承担了几乎全部的压力,什么事情自己扛着,遇到问题也是自己一个闷头想办法。
老总会设法转移或者是分解压力,毕竟,没有超人老总,没有能解决任何问题的老总,没有全才老总,但老总把这些压力转移给别人,或是进行分解,自己只承担那些能够承担的部分,不至于把自己整得太累。
面对资源:
老板一直在盘算自己有什么资源,往往是自己有限的资源,无法面对自己有限的资源。
老总一直在考虑如何整合别人的资源,毕竟个人的资源都是有限的,要想把生意做大,必然需要许许多多的资源,这些资源往往掌握在别人手里。所以,务必要设法整合过来,别人的资源是无限的,整合起别人无限的资源,再来解决自己有限的问题,或者是集中有限的资源,集中解决一个点上的问题,自然要轻松很多。
面对员工:
老板一直在等待员工的主动,非得要员工做出什么贡献和业绩出来之后,再给予什么样的奖励和激励,在员工没给公司做出足够的贡献前,是不会给员工什么额外待遇的。同时,老板则较为关注员工的缺点,担心员工的缺点给公司带来什么损失,并且要求员工设法改进自己的缺点。
老总一直在设法激励员工,表扬能使猪上树,更何况人乎?同时,不会等员工做出什么的成绩,再来员工奖励或是鼓励。而是在员工还没做出成绩前,就先行给予,因为老总知道,员工是被动的,是要先明确结果,甚至的拿到结果之后,再投入精力工作。所以,老板不指望员工的先行主动,而是老板自己先主动,先给员工安排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结果,再来引导和激励员工的付出。此外,老总关注员工的优点,在工作安排中,尽量发挥员工的优点所在,鼓励员工强化自己的优点所在。
面对困难:
老板自己一个人闷着头想问题的解决方案,实在想不出来的话,就说这生意太难做,不愿意把问题告诉给员工,更不会告诉外人,即便有些问题必须要通过外部专家解决,也没有付费意识。
老总会集中多个脑袋,来考虑问题的解决方案,当在公司内部无法拿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时,老总还会把眼光延伸到社会层面,从企业外部引进相关专业人员,老总明白知识是有价值的,知道购买知识和技术是要花钱的。
面对产品:
老板总认为产品有好坏之分,好产品就一定会有好销量,并且会带来丰厚的利润,于是,一直找这种好产品,换句话说,在找一种完美的产品。
老总知道匹配是赢利的关键,所以,在产品的选择方面,坚持这个匹配原则,就是合适的产品,合适的项目,合适的市场。各方面因素都匹配时,才能确保利润所在。
员工的分工:
老板骨子里一直想一种近乎完美状况的员工,要求员工都是全才,又能动手做事,又能动脑想问题,当然了,这样的员工几乎找不着。所以,老板们一直都处在缺人的状态。
老总知道员工的各自所长及特性,根据员工的情况,把员工分为策略性员工和执行型员工,也就是分成动手做事和动脑的,各司其职,各挥所长。
面对问题:
老板普遍缺乏预防意识,认为既然还没出事,就说明没什么事情。再说,做预防工作是要花钱的,老板认为这钱简直就是冤枉钱,当然了,等出了事情之后,再花上数倍的钱再解决处理。
老总是从预防的角度看待问题。因为老总知道,有些问题一旦发生之后,是无法有效解决的,只能预防。所以,能够预防的问题,老总们都尽量去预防,提前做好相关的准备,即便是出现问题,处理起来也有序得多。
开源还是节流:
老板看重开源,认为量的增长必然会带来利润的增加,所以不断地增加产品,增加渠道,增加业务量。同时老板会认为,增长的销量所带来的增长利润,肯定会冲抵同步增长的成本。
老总注重节流,省钱也是赚钱,因为利润的增加空间有限,而成本是无限可节约的,况且,赚得再多,再浪费出去,又有什么用?
借钱还是攒钱:
老板往往自己是自己攒钱,认为既无外债也无内债是最好的,在投入新项目新行业时,往往是看着自己口袋里的钱,所谓量力而行,钱不够就不做,但同时也就失去了很多机会。
老总一定是借钱做生意,哪怕自己不缺钱,也得要借钱。借钱有很多好处,累积自己的信誉度,维护借贷关系,给自己增加一定的压力(因为是借的钱,必须要做好)。当然,主动找别人借钱还有一个好处,就是防止别人找你借钱。
当然,老总和老板之间的差异还不仅仅在以上几个层面,还有更多,笔者只是简单的列举几点。总的来说,老总的日子过得要比老板轻松些,钱赚的也不那么累,更为关键的是,老总的持续赢利能力普遍要超过老板,这才是核心所在。
经销商老板,还是老总(1) 相关推荐:
- 发言人:始 时间:2013-01-25
- 无商不奸。现在的人最怕的就是吃亏。但是现在的商人才不管那么多。利益才是他们最后的目的。坑一个算一个。我算是看透了。
- 发言人:张小华 时间:2013-01-25
- 什么也不好当。自己给自己当老板。赚赚小钱心不要太大。差不多就行了。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也不容易。能当老总已经算是上天对我们最大的恩惠了。

相关推荐
- ·经销商老板,还是老总(2)
- ·一个既是老板,又是洗衣工和前台接待的
- ·如果客户是老板,大家都是如何跟进的呢
- ·一个经销商老板眼中的网络营销
- ·管理经销商之厂家讨厌的经销商(1)
- ·经销商管理之经销商的能力封顶(1)
- ·经销商管理之如何制定经销商公司的事业
- ·企业文化是老总文化k吗?
- ·你需要换人,还是换脑?(1)
- ·20个记忆方法汇总(11)谐音形象记
- ·从业务员理货“六种类型”看经销商--
- ·从业务员理货“六种类型”看经销商--
- ·管理经销商之厂家讨厌的经销商(2)
- ·经销商管理之经销商的能力封顶(2)
- ·经销商管理之如何制定经销商公司的事业
- ·经销商管理之新经销商起步误区
- ·经销商经营策略 五金经销商做营销
- ·经销商管理之新经销商起步的三个误区
- ·想当老板,钱从哪里来? 1
- ·老板,你会给销售提成吗?
- ·老板,在您面前我好想流泪……
- ·我是一家小的网络公司老板,但是业务平
- ·我要做soho老板,初期如何是好
- ·创业就是老板给员工打工
- ·致富思维方法之把自己当作是老板
- ·核心力营销是老板的第一任务
- ·企业文化:只是老板的游戏吗
- ·给经销商运作大卖场的几点建议(1)
- ·为啤酒经销商把脉(1)
- ·经销商不上桌面的那些事儿(1)
- ·“红顶经销商”之快意恩仇(1)
类别相关
- ·经销商开启财富的七把钥匙(2)
- ·经销商开启财富的七把钥匙(1)
- ·经销商警惕“现代骗局”(2)
- ·经销商警惕“现代骗局”(1)
- ·经销商规范化运做之:内部管理基本法(
- ·经销商规范化运做之:内部管理基本法(
- ·经销商规范化运做的上层建筑(2)
- ·经销商规范化运做的上层建筑(1)
- ·经销商管理之选商六要素(2)
- ·经销商管理之选商六要素(1)
- ·经销商管理之--首拜融冰(2)
- ·经销商管理之--首拜融冰(1)
- ·经销商管理之如何制定经销商公司的事业
- ·经销商管理之如何制定经销商公司的事业
- ·经销商管理之经销商的能力封顶(2)
- ·品牌包装 岗位评估 赚钱谋略
- ·创业奖励 网上开店 东风标致
- ·瑞士 摩西米妮 旅游英语
- ·合适的工作 亿万富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