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颡鱼鱼苗培育方法
分类:养鱼技术 时间:2016-08-27 编辑:jing88
当前黄颡鱼的人工养殖已引起广大养殖户的关注和青睐。我们通过多年养殖实践,确认大规格鱼苗下塘能大大提高黄颡鱼养殖的成活率,其产量每667平方米(1亩)可达400公斤左右,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。现将黄颡鱼鱼苗培育技术总结如下。
1.池塘条件
池塘面积0.2~0.33公顷,水深1~1.2米,水源充足,水质良好,排灌方便,池埂坚固,不漏水,池底平坦,少淤泥。
2.清塘消毒
池塘留水10~20厘米,每667平方米用生石灰80公斤化水,待生石灰吸水溶化后趁热将石灰水均匀泼洒到池中,第2天用铁耙翻动塘泥,使石灰浆与淤泥充分混合,彻底杀灭野杂鱼及有害生物,同时又使淤泥里的休眠浮游生物卵露出泥面得以萌发。
3.注水施肥
池塘消毒后,第3天开始注水,注水深70厘米左右,进水口要用40目的密网过滤,防止敌害生物进入,之后每667平方米泼洒发酵后的粪肥150公斤或豆浆50公斤,培育浮游生物,如塘水很肥,可少施或不施肥。
4.鱼苗的暂养或运输
鱼苗的运输可用氧气袋充氧装箱运输。鱼苗在运输前一定要在网箱中暂养5~6小时,以锻炼鱼苗的适应力并排出鱼体内的粪便和排泄物,以免在运输过程中污染水质。运输时选用井水最好,在没有条件的地方也可选有机物少的清水,水温较高时可加冰块运输。
5.鱼苗放养
为了使鱼苗在下塘后能获得较多的适口饵料(轮虫、小型枝角类),一般在清塘8~10天后(轮虫、小型枝角类繁殖高峰期)开始放苗。放苗时一定要注意调节温差,温差不能超过5℃。放养时间在晴天的上午最佳,放养量每667平方米0.8~1厘米长的鱼苗4万~5万尾.
6.日常管理
在鱼苗培育的整个过程中都依赖于天然饵料,不但刚下塘的鱼苗需要充足的适口饵料,而且以后各个发育阶段也都要有丰富的适口饵料,因此天然饵料是否充足适口,是养好鱼苗的关键。在培育过程中,每天早上、傍晚要检查池中的饵料生物量,通常鱼苗下塘饲养3~5天后,池中饵料生物量就会逐渐下降,这时应及时补充有机肥料,每2天泼洒一次豆浆,其量为每667平方米10~15公斤,或从其他池塘中捞取浮游生物作为补充饵料,同时每隔一周加水一次,每次加水10~20厘米左右,保持水质良好,随着鱼苗的生长最后加到1.2米左右。鱼苗经过12~15天的饲养,体长可达3厘米以上,成活率80%~90%.
7.病害防治
黄颡鱼有较强的抗病能力,常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,做好常规消毒预防工作,就很少发生病害、在病害防治中,应使用国家允许的高效、低毒、副作用小的药品。由于黄颡鱼为无鳞鱼,对敌百虫、硫酸铜等药物敏感,要慎重选用,最好不用这类药物。

相关推荐
- ·黄颡鱼鱼苗鱼种培育
- ·提高黄颡鱼养殖效益新招--驯养黄颡鱼
- ·黄颡鱼人工繁殖与培育方法
- ·如何提高池塘鲤鱼鱼苗培育产量
- ·黄颡鱼苗种的培育技术
- ·淡水鱼苗培育:鱼苗的锻炼和出塘
- ·淡水鱼苗培育:鱼苗放养
- ·不同培育温对匙吻鲟鱼苗培育的影响
- ·黄颡鱼人工繁殖苗种培育
- ·夏花培育技术江黄颡鱼
- ·利用人工孵化卤虫工厂化培育黄颡鱼乌仔
- ·中华鲟鱼苗培育应注意的问题
- ·秋鲤鱼苗培育五注意
- ·淡水鱼苗培育:池塘的选择、准备
- ·淡水鱼苗培育:饲养管理
- ·巴西鲷的鱼苗培育
- ·梭鱼养殖技术(8)孵化管理鱼苗培育
- ·鱼苗培育常见病及防治
- ·鱼苗培育管理技巧
- ·鱼苗培育前的准备
- ·甲鱼苗培育须科学投饵
- ·春季有效繁殖鱼卵孵化及鱼苗培育
- ·淡水白鲳鱼苗培育注意事项
- ·鲤鱼鱼苗的培育
- ·黄颡鱼池塘养殖新方法
- ·不同饵料对黄颡鱼稚鱼生长的影响
- ·黄颡鱼的病虫防治与日常捕捞
- ·黄颡鱼稻田生态养殖技术
- ·浮水性配合饲料养殖黄颡鱼试验
- ·黄颡鱼成鱼养殖技术
- ·河蟹黄颡鱼池塘生态套养技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