勃氏雅罗鱼养殖技术
分类:养鱼技术 时间:2016-08-27 编辑:众畴
勃氏雅罗鱼,又名大红线、银滩头,是鲤科鱼类中唯一可以在海水、淡水中生活的鱼类。该鱼属洄游性鱼类,每年5月进入淡水河流产卵繁殖,幼鱼回到海水中生长,少数鱼苗在淡水湖中生长。勃氏雅罗鱼在世界上仅分布于日本海沿岸,在我国仅分布于黑龙江及图们江水系。日本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展了大规模的繁殖、养殖。该鱼体型优美、色彩艳丽,肉质细嫩鲜美。是集观赏、食用、垂钓为一体的养殖新优品种。
一、生物学特性
勃氏雅罗鱼体长型、稍侧扁;背部呈黄褐色,腹部白色;头尖吻长,口亚下位;尾鳍分叉,末端尖;在侧线下方、自鼻孔向后至尾鳍基部有一条桔红色彩带,成熟个体更为鲜艳,各鳍条呈桔红色或桔黄色。食性为杂食性,偏底栖类,与鲤鱼相似,摄食能力和抢食性强,抢食人工颗粒料明显,易垂钓。适宜于纯养密养。人工养殖当年苗可长成500克。生存水温1~35℃,最佳生长水温22~35℃,喜清新水质。pH值6~10均可正常生长。该鱼生性活泼,池塘三网起捕率达90%,繁殖水温15℃以上。可在池塘养至成熟亲鱼,个体500克雌鱼怀卵量3万粒以上。
二、池塘养殖技术要点
1 池塘条件:
池塘水深一般应不少于1.5米,2米以上水深最佳,以利于保持盛夏期的水体清凉;水源充足,最好为自流排灌,利于高密度养殖,水源不足的池塘要配备增氧设备;池底质要求不高,最好是新塘底或淤泥较少的池塘,面积以3~5亩为宜。
2 放养前准备:
在放养前10天左右,将池塘清塘消毒,清除野杂鱼,放水入塘注意将野杂鱼的卵及幼鱼随水带入,否则勃氏雅罗鱼的生长会受到影响或被残害,以提高成活率。
3 养殖模式:
目前一般实行主养,搭配少量鲢鳙等滤食性鱼类,主养时最好做到微流水或定期注水。该鱼对水质、饲料、溶解氧的要求与鲤鱼相似,一般每亩放养体长3~5厘米鱼苗1000~1500尾,搭配鲢鳙30~60尾。

相关推荐
- ·勃氏雅罗鱼的引进驯化及大规格鱼种培育
- ·东北雅罗鱼池塘生态养殖技术
- ·水产养殖新品种雅罗鱼
- ·养殖经济价值较高的水产良种-雅罗鱼
- ·鳜鱼养殖―成鱼养殖
- ·鱼虹鳟鱼鲟鱼养殖技术
- ·鲟鱼养殖技术介绍
- ·鲍鱼养殖技术
- ·石斑鱼成鱼养殖技术
- ·出口规格鳗鱼养殖技术
- ·桂花鱼养殖技术[鳜鱼]
- ·俄罗斯鲟的成鱼养殖技术
- ·工厂化鲟鱼养殖技术
- ·甲鱼养殖技术之一 温室的消毒
- ·莲藕田鲫鱼养殖技术方法
- ·斑点叉尾鲴成鱼养殖技术
- ·彩虹鲷成鱼养殖技术
- ·草鱼成鱼养殖技术
- ·沟鲶的成鱼养殖技术
- ·黄颡鱼成鱼养殖技术
- ·常规鱼池套养鳜鱼养殖技术
- ·杂交黑鱼养殖技术要点
- ·梭鱼养殖技术(8)孵化管理鱼苗培育
- ·以鱼养鱼的生态养殖技术
- ·鲥鱼养殖技术要领
- ·梭鱼养殖技术(2)的繁殖生物学
- ·梭鱼养殖技术(3)的繁殖生物学
- ·梭鱼养殖技术(4)的苗种生产
- ·梭鱼养殖技术(5)的苗种生产
- ·梭鱼养殖技术(6)催产亲鱼选择
- ·梭鱼养殖技术(9)饲养管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