鲑鳟鱼传染性胰脏坏死病
分类:养鱼技术 时间:2016-12-30 编辑:小鱼儿
病原病原体为传染性胰脏坏死病病毒。
传播途径垂直传播:带病毒亲鱼的卵,精液;水平传播:病鱼的粪便、尿、分泌物将病毒带入水中,感染途径为鳃和口。
症状体重5克以上幼鱼多为慢性,死亡速度较慢,外观腹部膨胀,体色变黑,眼球突出,鳍基部和腹部充血发红,肛门大多拖线状粪便,游动缓慢,摄食不良。体重5克以下鱼苗多为急性,死亡速度快,病鱼活动迟缓,侧游或缓慢旋转游动后沉底,腹部膨胀,体色变黑。
流行及危害该病主要危害鲑科鱼类的鱼苗及幼鱼。开食2月龄的苗种常引起急性批量死亡,一般开食后7周开始出现死亡,较大鱼苗首先发病,20周龄以上幼鱼一般不再发病。发病水温为10℃~15℃,水温在10℃~12℃时死亡率可达80%~100%,该病潜伏期与鱼大小及水温有关,鱼越大潜伏期越长,水温越高潜伏期越短。
预防不使用带病原的亲鱼繁殖幼体;不从发病区运输鱼及卵;采用独立水体进行产卵、鱼苗孵化、培养;鱼苗、鱼种应放置于渔场最上游,以防止水平传播;防止水源污染;病鱼及死鱼应及时销毁;养殖设施及工具用高浓度氯制剂彻底消毒;鱼卵用聚乙烯吡咯烷酮碘50毫克/升消毒15分钟。
治疗发病池一般通过提高水温的方法来控制病情发展。
网友评论
鲑鳟鱼传染性胰脏坏死病 暂无评论
相关推荐
- ·鲑鳟鱼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
- ·病毒性疾病:鱼传染性胰腺坏死病
- ·病毒性疾病:鱼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
- ·鸭脾脏坏死
- ·鲑鳟鱼病毒性出血败血病
- ·鲑鳟鱼水霉病
- ·鲑鳟鱼类烂鳍病
- ·鲑鳟鱼类常见疾病咋预防
- ·鲑鳟鱼类常见疾病与预防
- ·鲑鳟鱼类弧菌病
- ·对虾肌肉坏死病的防治
- ·番茄细菌性髓部坏死病
- ·山羊传染性脓疱和传染性胸膜肺炎混合感
- ·家兔主要的传染性疾病-球虫病和传染性
- ·蛋鸡传染性喉气管炎与传染性鼻炎混合感
- ·犬的急性胰腺炎
- ·犬急性胰腺炎
- ·黄豆粉在非鲑鳟海水鱼类饲料中的使用
- ·七彩神仙鱼的黑死病
- ·南美白对虾“死底症”(偷死病)的控制
- ·黄牛猝死病因及防治
- ·鹿病防治夏天提防鹿猝死病
- ·牛“猝死病”的发生与防治
- ·细菌性传染病之三鸡传染性鼻炎
- ·细菌性传染病-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诊
- ·猪传染病-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
- ·猪的病毒性传染病--传染性胃肠炎
- ·猪传染病防治技术- 猪传染性胃肠炎
- ·猪传染病-猪传染性胃肠炎
- ·病毒性传染病-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
- ·传染病---犬传染性肝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