阻断种牛传播隐性疾病风险
分类:养牛技术 时间:2015-06-28 编辑:醉美人
阻断种牛传播隐性疾病风险 标签:种牛
如何保证种奶牛一代又一代品质优良,拒绝遗传病留给下一代,对奶牛隐性遗传缺陷基因的检测非常关键。因此这一领域成为近年国外奶业发达国家研究的热点。我国科技人员对此也做着深入的研究工作,北京奶牛中心畜牧师李艳华日前在《遗传》杂志发表“利用单链构象多态性检测牛白细胞黏附缺陷症方法的建立”的文章,报告了她的研究成果:利用自行设计的特异性PCR引物,通过对PCR、PCR-SSCP条件的筛选和优化,并结合DNA序列测定,建立了PCR-SSCP检测牛白细胞黏附缺陷症(BLAD)有害基因的新方法。该方法简便快捷、准确率高,使用样品宽泛,适合大样本筛选。
国外发达国家在种公牛选育中,非常重视对BLAD和CVM(脊椎畸形综合征)等隐性遗传缺陷基因的检测。所有后备种公牛必须经过这些基因检测,证明不是隐性有害基因携带者后,才能进入后裔测定程序做生产性能测定和推广使用,以保证种公牛的遗传优势和降低有害基因的传播。在我国,种公牛选育尚未开展BLAD、CVM等隐性有害基因的检测和分子选育,这是我国奶业产业发展中潜在的危险。
据介绍,我国科研工作者研制出检测奶牛隐性有害基因的新方法,是一种简便、快捷的检测BLAD、CVM等有害基因的新方法。是一种利用分子遗传学和分子生物技术手段建立起对奶牛BLAD、CVM等隐性有害基因的检测方法和分子选育技术。利用这项技术可以有效减少种公牛遗传疾病的传播,进一步完善种公牛选育技术体系,扩大优秀种公牛的遗传影响。专家认为,这项研究成果为我国奶牛的分子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,为我国奶牛BLAD有害基因的分型和筛选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,对自行培育我国优秀后备种公牛,完善奶牛良种繁育体系十分重要。
网友评论
阻断种牛传播隐性疾病风险 暂无评论
相关推荐
- ·慎防家兔配种传播疾病
- ·河蟹疾病的传播途径及综合防治
- ·猪呼吸道疾病的最主要传播方式是直接接
- ·新工艺降低龙眼干果质量风险
- ·多吃大豆类食物降低死亡风险
- ·养殖风险的启示录:拨开迷雾养林蛙
- ·抵御生猪市场风险四点措施
- ·养猪怎么躲避风险
- ·养猪如何躲避风险
- ·如何降低养猪风险?
- ·出生七天风险大仔猪护理6方法
- ·猪场隐性浪费应重视
- ·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治疗与预防
- ·奶牛怀孕两月内隐性流产防治方法
- ·奶牛隐性乳房炎检测与防治
- ·鹌鹑:北京隐性白羽蛋鹑自别雌雄配套系
- ·新品推介:水稻淡黄叶隐性标记温敏不育
- ·棉花单隐性光温敏细胞核雄性不育系芽黄
- ·养猪如何减少饲料隐性的浪费
- ·养猪生产中的隐性浪费
- ·减少猪场隐性浪费
- ·地方役用良种牛——安西牛
- ·豆腐、烟叶巧治九种牛病
- ·古巴农民培育出矮种牛
- ·良种牛品种简介
- ·蚯蚓可治多种牛病
- ·适应性强的乳肉兼用型良种牛-三河牛
- ·推荐两个役肉兼用的地方良种牛
- ·选购肉用种牛学问多
- ·役肉兼用型地方良种牛――凉山黄牛
- ·优良地方品种牛保种技术初探